圖片來源:東方IC
近期有一部電視劇叫《創業時代》熱播,基本劇情大概是這樣子:男主角發明了一款社交App,堅信這將誕生一個價值上百億的大生意,經過很多周折和磨難,最后是逐夢成功。
這個號稱“國內第一部關于互聯網創業的勵志劇”播出以來,點評很多,但口碑很差。劇中有很多情感糾葛、雞湯勵志,可是,一些實際問題并沒有給出合理答案。
比如:互聯網時代有一個獨特的商業現象——免費,就是創業者用免費(或者補貼用戶)的方式吸引用戶流量。劇中男主角(創業者)也是這么做的,但缺乏重要細節,最后稀里糊涂就成功了,這其實是很沒有道理的。
大家可能用過很多免費的手機App,多少了解一些背后的盈利方式(主要是給人打廣告),其中一些重要細節,外界是接觸不多的,而“免費”的核心本質就藏在這些細節中。
你我不論作為互聯網用戶還是創業者,都很有必要洞察這里面的“免費”經濟學,避免以后再吃“免費”的虧。
1、為什么新的App上線都要免費交付給用戶,他們靠什么賺錢?僅僅靠給人打廣告,行嗎?
2、為什么對App用戶來說,免費的代價是犧牲選擇權?
3、為什么創業者一開始就學大公司各種“免費”套路,是致命硬傷?
作為一個互聯網創業的親歷者,我抽出一點空閑時間,對互聯網免費背后的真相做出一點解釋。
01
App免費給你用,人家靠什么賺錢
很多互聯網公司開發App免費給你用,他們究竟靠什么賺錢?你猜對了,確實主要靠打廣告。
對用戶不收錢,對廣告商收錢,這個套路最早的發明者是雅虎(現在已經奄奄一息),后來很快成為互聯網公司的標準盈利模式,淘寶(電商)、360(安全服務)、Facebook(社交)、谷歌和百度(搜索引擎)全是這么干的,普遍都獲得成功。
當然,也有公司靠知識付費、賣游戲裝備、提供云計算服務賺錢,但這些在互聯網領域的整體收入中占比很小,可能不到10%。
互聯網創業者大多是用免費App將用戶吸引過來,哪怕長期沒有什么收入,等到流量穩定(用戶有了粘性,不會輕易離開)后,再將流量變現,開發廣告收入。至于多久才能實現盈利,這就不好說了,哪怕阿里巴巴也有近10年的不盈利階段。
反正你收費,我就免費;你免費,我就補貼。羊毛出在豬身上,然后把狗擠死了。互聯網創業者背后都要有很多投資人撐著。
不要以為在網上打廣告,就沒有技術含量。如果你是淘寶、Facebook或者百度的CEO,你怎么說服廣告商給你付錢?
在淘寶的網頁上,你點擊任何一件商品,都會伴隨相對應的廣告框。廣告用戶感覺對銷售有了效果,是愿意付錢的。不過,廣告來得太直接,用戶體驗不會好。所以,Facebook和百度的廣告手段一個比一個隱秘。
比如,你在百度上搜索液晶電視,百度立刻幫你跳轉,你跳到蘇寧易購、海爾商城去了。百度可以被寫成另外一個“擺渡”,就是擺渡車,它是把你“擺渡”到一個地方去,靠這個收錢。而Facebook完全是另外一種廣告套路,用戶可能曾在社交平臺上對一個汽車廣告點贊,但他的個人頁面上,卻可能會出現完全沒什么關系的度假村廣告。
至于怎么說服廣告商,阿里巴巴很長時間都是一家銷售型公司,員工構成當中最多是線下銷售人員,其次才是工程師。Facebook、谷歌或者百度則請來世界上最聰明的IT工程師,設計各種機器算法吸引你來舒服地看廣告。
02
免費的代價是犧牲選擇權
任何時候,免費都不是沒代價的。
如果你買了東西而不用付錢,那么,你就是東西本身。
如果你免費用了一些App,只是付出了一點時間和注意力,你覺得沒什么、不吃虧。這說明,你目前還缺乏警惕心,對正在喪失的選擇權沒有察覺。
舉兩個例子:
在2018年蘋果新品的發布會上,你沒發現新款的蘋果手機有讓人眼前一亮的創新。不就是屏幕大了一點嗎?可是產品價格,最貴的已賣到一萬多元。可是,給這個高價買單的人還是特別多。
這些蘋果用戶很樂意多付錢嗎?還不是沒辦法,被綁定了。
如果你現在換成安卓手機,一來你要重新適應,學習成本很高;二來你的手機、電腦、iPad之間的那種無縫連接和資料共享的體驗,就會損失不少,更別提你有很多數據在云端儲存。長期以來,蘋果公司開發一些特別好用的免費App給你用,什么時候突然不用蘋果了,跟搬個家似的,麻煩事太多了。此時,你抗拒麻煩的微妙心理,足以使你乖乖掏錢。
多年以來,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免費給中國人使用,結果國內用戶產生嚴重依賴,換別的操作系統要重新學習,各種麻煩事也很多。這導致什么結果呢?國產的PC操作系統起不來,普通用戶是免費了,但一些政府機關、主要金融機構、大型工業企業還是付了錢的。
03
互聯網創業者更要對“免費”產生警覺
《創業時代》劇中男主角開口就是“上百億的大生意”,創業初期就向大公司學套路。
這是志向遠大嗎?這是無知。
很多創業者以為,沒有誰能和免費競爭,免費的市場最有效率,免費能使用戶規模極大化。只要用戶大量聚攏過來,財富就像魚塘中的魚,撈之即來。很多天使投資人也是只看用戶規模,對盈利難度沒想太多。
在騰訊、谷歌長期擔任主要高管的吳軍先生認為,互聯網大公司采取免費策略,主要有兩個假想敵:
一是那些原來采取收費方式經營的傳統企業,通過免費的方式將他們擠垮;
二是防止后來的企業抄他們的后路,即防止初創公司以同樣的方式崛起。
小公司要快速聚攏流量,實在是太難了,再怎么免費、補貼也難見成效。目前各方統計數據都顯示,中國網民的總量即將見頂,網民每天的上線時間就那么多,大部分又被微信、微博、淘寶、京東等主要App占用,留給初創公司的空間還有多少?
互聯網領域的初創公司壽命一般很短,大概2年左右,全球都是如此。至于原因,可以講很多很多,但根本原因,我認為是沒有一個宏觀的總量思維。什么意思呢?
以2016年來說,全球互聯網產業的收入不過3800億美元,其中Google一家就占了近1000億,去掉了1/4。接下來的亞馬遜、阿里巴巴、Facebook和騰訊這四家又占掉了1000億。你如果再把百度、360、京東、優步、推特、愛彼迎加進去,總量上看、宏觀上看,還剩下多少盈利空間給創業公司呢?
很多事情,不做你永遠不知道,做了你永遠不想說。
免費的東西往往是最昂貴的。在你還沒有看懂這個昂貴之前,更應該保持慎重態度。
免責聲明:
1、文章部分文字與圖片來源網絡,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。
2、因編輯需要,文字和圖片之間亦無必然聯系,僅供參考。涉及轉載的所有文章、圖片、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,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。
3、本文章內容如無意中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知識產權,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,聯系方式:請郵件發送至faq@szgobest.com。
*本站所有相關知識僅供大家參考、學習之用,部分來源于互聯網,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,如無意侵犯您的權利,請與小編聯系,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核實,如情況屬實會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;如您有優秀作品,也歡迎聯系小編在我們網站投稿! 7*24小時免費熱線: 158-1868-5225
創業服務
滿足需求、解決困難;打造創業服務產業鏈!
品質保證
10年財稅經驗積累資深財稅團隊,專業會計團隊
多元產品
社保托管、稅務代辦財務規劃和咨詢等增值服務
安全保證
護航財稅造成錯報漏報,無條件賠償所有損失
信息保密
所有客戶資料嚴格保密,保護客戶隱私免遭外泄
護航財稅為創業者提供「公司注冊 + 代理記賬 + 申請一般納稅人 + 公司開戶 + 商標注冊 + 公司年審 + 批文辦理」綠色通道快速辦理!
Copyright ? 2015-2024 深圳護航企業登記代理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:護航網絡 粵ICP備15111817號